鋰離子電池長時間儲存有什么危害?
鋰離子電池長時間儲存的應用領域比如醫療、特種應用設備及配用電源等,電池具有良好的長期儲存性能就顯得尤為重要。鋰離子電池內部是個較為復雜的電化學體系,長時間擱置后內部的平衡狀態逐漸發生變化,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電池往往會發生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1、物理特性
根據鋰離子電池時間存儲的后的實際證明,電池在物理特性(外觀、尺寸、重量等)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尤其是外觀特性。在存儲環境的溫度和濕度不佳的場合,這種變化趨勢更為明顯。
在濕度較大的情況下,鋰離子電池長時間放置后,其增重要明顯高于在濕度較低情況下放置的電池。如電池鋼殼部分在濕度較高的情況下易產生銹跡,從而產生質量輕微增加的現象。鐵銹不會對電池的內部狀態產生影響,但會直接影響對產品的出貨和可能對與其配套的電子元器件產生負面影響。
2、電化學特性
鋰離子電池長時間儲存會有一些副反應,如電解液分解、活性物質溶解、鋰沉積等。長時間擱置后,鋰離子電池內部的平衡狀態逐漸發生變化,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電池會發生較為明顯的變化,會直接在電池的電化學特性上得到體現。
1)容量
長期擱置的鋰離子電池容量變化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電池保有容量的降低,主要由自放電引起;二是不可逆容量的增加,主要取決于電池內部化學體系間的不可逆消耗反應。自放電現象在所有鋰離子電池中都是不可避免的。由于自放電而導致的容量損失可分為可逆和不可逆兩類:可逆指的是對鋰離子電池充電時可以恢復的那部分容量,不可逆損失即是指不能恢復的容量。對于電池制造商和電池用戶來說,降低長期放置后的電池容量損失是必須的。
2)內阻
電池內阻是指正負兩端之間的電阻,是集流體、電極活性物質、隔膜、電解液、導電柄、端子的電阻之和。對于鋰離子電池來說,內阻越小,電池放電時所占用的電壓越小,越能輸出更多的能量。但對于長期存儲的電池來說,電阻往往會隨著存儲時間的增加而升高。超過一定的電阻會引起電池內部超過基準從而報廢或降級,因而需關注電池長期存貯過程中的電阻變化。
溫度對內阻的響較大:25℃時,鋰離子電池保存32天,內阻變化為0.57mQ;50℃時,電池保存1個月,內阻則增加2.64mΩ;當環境溫度達到75C時,電池電阻變化出現急速變化,擱置同樣的天數,電阻增加值為8.18mΩ,增加幅度為25℃時的14倍。
3)放電特性
長期存貯后鋰離子電池的放電特性呈下降趨勢。長期存儲的電池低溫性能明顯下降。
綜上所述,長期存儲后鋰離子電池的綜合特性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為降低長期貯存對電池各方面性能的負面影響,應在以下幾方面進行管控:
(1)控制貯存環境的溫、濕度,將電池貯存在低溫和干燥的環境中,有利于其外觀及內部性能的長期保持。
(2)定期激活電池,在貯存一定周期后以小電流對電池進行一到兩次的充放電活化,有利于降低電池的不可逆容量損失;
(3)控制電池長期貯存的荷電狀態。吳國良的研究表明,將電池荷電容量控制在半電態(40%~60%額定容量),有利于電池的長期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