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鋰電池行業競爭格局
鋰電池行業的發展一直是近幾年來比較熱門的領域,很多企業都進行大力的投資,這樣一來鋰電池行業競爭就會很激烈,基本上是上下游、中游一條鏈都競爭。
1、細分產品競爭格局鋰電池可按電解質材料、電池外形、外包材料、正/負極材料以及性能用途進行劃分,目前最主要的是以正極材料作為劃分鋰電池產品的依據,因為正極材料是電池中鋰離子之源,其性能直接關系到電池性能,是鋰電能量密度的基礎,是鋰電池中最關鍵的功能材料。鋰電池按正極材料分類,主要有三元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鈷酸鋰和錳酸鋰這四種,負極材料一般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2020年中國正極材料出貨量51萬噸,同比增長27%。從正極材料產品出貨量結構來看,2018-2020年正極材料領域三元材料和鈷酸鋰材料占比略微下滑,2020年出貨量占比分別為46%和16%,磷酸鐵鋰占比由21.24%上升到25%。據GGII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負極材料出貨36.5萬噸,同比增長35%。從負極產品結構來看,人造石墨產品占比有所提升,市場占比達到84%。以硅基負極為代表的其他負極材料,受到國內圓柱電池產品主要出貨型號切換,以及方型動力電池高鎳體系升級暫緩的影響,未能實現預期增長,市場占比有所下滑。天然石墨占比出現下降,主要是因為2020年主流電池企業采購天然與人造石墨混合材料,一定程度上降低純天然石墨的采購。注:內圈為2019年分產品結構,外圈為2020年分產品結構。
2、下游應用格局:以動力鋰電池和消費型鋰電池為主我國鋰電池廣泛應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電動工具、數碼相機等眾多下游領域,可歸為主要三類:儲能、消費及動力鋰電池。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規模的擴大,預計未來我國電動汽車對鋰離子電池需求比例將會進一步提高。從下游鋰電池的產品應用結構來看,動力鋰電池為主要應用領域,2019年出貨量占比達53.95%;儲能用鋰離子電池在2019年的出貨量達到了3.8GWh,占鋰離子出貨量的2.89%;消費型(3C)鋰電池出貨量為56.8GWh,占鋰離子出貨量的43.16%。
3、企業競爭格局: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目前消費鋰電池領域需求已經較為飽和。未來,隨著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電動車逐漸成為鋰電池的大需求產業,因此動力鋰電池成為鋰電池產業需求增長的集中領域。以動力鋰電池企業為例,2020年1-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72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較2019年同期減少3家。其中,寧德時代裝車量為31.79GWh,占比50%,排名第一;比亞迪裝車量為9.48GWh,占比14.9%,排名第二;LG化學裝車量為4.13GWh,占比6.5%,排名第三。隨著動力電池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龍頭企業優勢不斷放大,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2020年,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分別為45.4GWh、52.3GWh和58.4GWh,占總裝車量比重分別為71%、82%和92%。